库尔勒机场新增华夏航空执飞“库尔勒=重庆=义乌”航线
位于盐城市大丰近海域,盐城国能H5海上风电场,海风过处,叶片转动,源源不竭的电流通过海底电缆汇流至升压站,接入电网后点亮万家灯火。
临沧市中心城市中山水库、铁厂河水库、鸭子塘水库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优。7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343~361天,优232~275天,良53~123天,优良天数比例89.9~99.4%。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2.4分贝,低于国家标准7.6分贝2021年临沧市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22个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占比为81.8%,两大水系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临沧市中心城市中山水库、铁厂河水库、鸭子塘水库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优。8县(区)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55.9~65.2 分贝,均低于国家标准(70分贝)。8县(区)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活度总测量结果在0.0004-0.071Bq/L范围内,总测量结果在0.008-0.097Bq/L范围内,饮用水中总放射活度测值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限值标准。
2021年,临沧市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心城市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省级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省级考核目标要求,年内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以及因疑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临沧市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6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等9项指标纳入2021年度全省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2021年,云南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65%、居全国第4位。同时,就环滇池生态绿道建设、环湖公路绿化美化、雨污分流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湿地保护等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滇池高水平保护治理。启动实施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湖河道排污口。2021年4月6日至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14日反馈督察报告。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始终把抓牢抓实督察整改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检视两个维护和检验领导干部立场、品质、能力、意志的试金石,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真抓实干整改落实。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已完成整改2个,其余3个正在按照时序推进。
对照督察报告指出的4个方面16类50个问题,省委、省政府科学部署,从严从实抓好整改。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整改方案印发后,各地、有关部门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全面开展整改工作。截至目前,督察反馈的50个具体问题中,整改时限为2021年底的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余43个问题整改时限分别为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和2025年年底,均正有序推进整改。全省上下将督察整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部分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在督察报告正式反馈前已完成整改。
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70余次对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和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提出要求,20余次开展现场调研督办。同时,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问题,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对督察交办的3069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建立整改验收销号制度。着力打造抚仙湖生态圈,打响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为强化督导,跟踪督办落实,云南省建立省委、省政府督查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联动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案件移交机制,督促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为抓实监督问效机制,云南省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体制机制。对督察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省纪委省监委以事立案、直查直办,严肃责任追究,并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整改。
落实一线工作法,及时掌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帮扶指导,确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坚决全面彻底整改到位。2021年9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视频会议,省委书记、省长对督察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按照一个问题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逐个问题制定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省级督办领导,以目标和时限倒逼问题整改,稳步推进各项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监管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社会不满意不放过,确保整改时限为2022年底的17个问题按时按质整改落实到位,其余问题紧盯不放、完成一个销号一个。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省委常委会会议2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29次、省委和省政府专题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在2021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云南省进一步制定了《深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推进滇池高水平保护治理2022年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后半篇文章,高标准统筹推进剩余59个点(片)后续整改工作,确保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务。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的指导帮助下,经过集中整治,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基本整改到位,累计拆除建(构)筑物110万平方米,环湖路临湖一侧减少建设用地17250亩、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滇池沿岸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贴线开发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转,生态空间加大,公共属性回归,群众反映良好,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了铁规矩、新标杆。高位推动挂图作战全面推进整改督察报告反馈后,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动督察整改工作。
与此同时,云南省严肃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深刻汲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教训,云南省全面启动湖泊革命攻坚战,坚持退、减、调、治、管多措并举,真正在治湖理念、治湖措施、体制机制上来一场革命。
继续以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和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坚持工作力度不减、措施手段更硬,对正在整改的问题始终盯住不放,对完成整改的问题严格程序标准及时验收销号,适时采取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加强督导检查,严防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出现反弹。根据督察报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云南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
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会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组织对各州(市)整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督察交办的3069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办结2840件,阶段性办结41件,整改完成率93.9%。
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云南省健全完善会议、督察、受理交办、整改追责等工作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10个标志性战役。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三区(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划定工作,推动湖泊保护条例修订,形成湖泊保护与管控长效机制,彻底转变环湖造城、贴线开发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污染治理方向)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项目管理要求,强化项目实施调度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督促指导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
本批投资计划坚持一钱两用一钱多用,积极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倾斜。这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在村容村貌改善上,全市组织了38.8万志愿者参与洁小青青年志愿服务、巾帼植绿护绿等活动,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常态化管理。如何将美景变为钱景?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地处缙云山脉腹地,境内因石梁河、林家河、高桥河三条溪河汇集而得名。
针对群众参与性、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沙坪镇通过五看一比(即看房屋四周是否堆放整齐,看厨房厕所是否整洁无味,看室内摆放是否规范到位,看院坝圈舍是否井然有序,看庭院绿化是否美观清爽,比谁家清洁谁家庭院更美),教育群众长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码上办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重的一个缩影。
市农业农村委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处长刘明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突出,根本在于思路明,全市将按照《五年行动》串点成片,连片扩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到2025年力争每个区县建成1-2个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在农村生活垃圾方面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区域处理四级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9%,40%以上的村参加了全市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在重庆,像滩子口村一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码上办是市农业农村委针对农村户厕管护难专门开发的一款系统,里面有村民们改厕前后的基本信息,还可以将下单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辖区内的镇村干部。
点子好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如今头顶中国最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级示范村等光环,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初,村民黄中华等却有情绪:住久了的老房子,怎么弄也比不过那些新修的房子。在农村改厕这件事上,巴南区接龙镇荷花村村民郑成华伤透了神。
黄中华家变化很大,房屋虽旧,但收拾得规规整整、清清爽爽。与此同时,结合打造康养旅游小镇的契机,去年圣灯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示范点、示范村向11个村连片连面集中整治扩展,加大场镇周边房屋外立面改造力度、加快修建公厕及停车场进度。
农村基础设施布局更加优化,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等,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黄中华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毕桥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负责对周边的清洁卫生进行清理。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全国叉车销量突破100万辆